有一個國王,有兩個雙胞胎兒子,但他實在搞不清楚是誰先出世的。
當他們長大以後,國王必須任命其中一個兒子繼承王位,這讓他大為傷腦筋。
在外人看起來,這兩個兒子一樣聰明,一樣機智,一樣有魅力,甚至體格都一樣健壯。
國王左思右想,非找出兩個人不一樣的地方不可。
有一天,國王把兩個兒子叫到跟前說:『兒子啊,你們其中一個必須繼任我的王位,而王位這個重擔是非常重的,我必須挑一個能扛得了重擔的人來繼承王位。』
『這樣吧,你們兩個一起到遠方去,我的顧問會在你們的肩膀上放相同重量的擔子,看誰能先背回來,就表示他有能力負責國家的重擔,就由他繼任王位。』
兩個兄弟一起出門,開始君子之爭。
路上,他們看到有一個老婆婆正很吃力地背著一個很重的行囊。
其中一個建議說:『我們停下來幫她一下吧!』
但另一個卻說:『我們要背的東西已經夠重了,自顧都不暇了,還是節省一點力氣吧!』說完就繼續往前走了。
那個留下來幫忙老婆婆的兒子沿途又幫了好些人的忙。他背一個瞎子走了好幾公里路才折回原路,又背一個瘸子走了一大段路。
終於,他到了父親的顧問那裡,扛起了他的重擔,開始走回去。一路順利地走回家。
就在進家門的時候,他的兄弟跑出來迎接他,說:『那個擔子重死了,我根本扛不動。你到底是怎麼辦到了?』
這個準國王說:『我也不曉得,就是這樣扛回來的呀!』
但他想了一想,若有所思地補充說:『喔!我明白了!一定是在我幫助別人的時候,逐漸摸索到打扛重擔的方法,所以到要扛我自己的重擔那時候,自然就知道該怎麼使力了!』
朋友!樂於助人,必得上天的喜悅,獲致加倍的恩典與賜福。
幫助別人,不但可享『助人為快樂之本』的喜樂,也可以從其中體悟出更多做事的方法,提升自己的技術能力。
對需要幫助的人,不要視而不見。否則當厄運反噬,必然後悔莫及。聖經上說:『塞耳不聽窮人哀求的,他將還呼籲也不蒙應允。』
悲憫的胸懷,助人的熱忱,正是一個領導人物不可缺少的特質。
看哪,我必快來。賞罰在我,要照各人所行的報應他。
文章出於:一念之間。作者:蘇拾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