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兩個孩子還小時,他們會在我和丈夫進門時,用極度熱情歡迎我們;如果我們要離開,他們則會表現的非常難過。不過,最近當我們進出家門,他們不是在玩遊戲就是做功課,頂多看我們一眼,又繼續做自己的事。
「你們好像都不打招呼,這讓我和爸爸有些難過。」晚餐時,我提出了我的想法。
兒子卻回答:「我以前有啊,可是你們都只回一聲『嗨』或『再見』,有時連看都沒看我!」他的回覆讓我有些驚訝。
所以,我們決定重新恢復這個慣例。為了不使問候變成形式化,只要有人進出家門時,我們都要用一分鐘的時間關注對方,給予彼此溫暖的問候和道別。
的確,當事情做到一半時要抽身並不容易;而一分鐘原來比我們想像的都長。可是,家中氛圍漸漸變的不同,孩子們更自在的表達想法,更期待我們回家。
原本我只是要恢復基本的禮儀,卻發現有愛的回應,能產生更多美好漣漪。
如今常存的有信,有望,有愛這三樣,其中最大的是愛。─《聖經》哥林多前書13章13節